碧波穿城润江淮
来源:华体会体育

发布时间:2024-07-17 08:16:14

  蜀山泵站枢纽工程作为国内最大的混流泵站工程,位居引江济淮工程八大枢纽之首,不仅承载着优化江淮水资源配置的宏伟使命,更为提升城乡供水能力、促进航运繁荣、改善生态环境做出贡献。

  7月1日,安徽省水利厅正式揭晓了2024年度水利工程的璀璨明珠——“禹王杯”奖获奖名单,由水电五局主要承建的引江济淮蜀山泵站枢纽工程荣登榜首,成为本年度安徽省水利工程建设领域的璀璨标杆。

  回溯至2018年,水电五局中标引江济淮工程江淮沟通段蜀山枢纽工程,在这片充满创新与梦想的土地上,水电五局建设者承载着“参与全球竞争,创新引领未来”的战略使命,勇攀国家科学技术创新的前沿阵地,将科研与施工深层次地融合,在工法创新、QC成果、专利发明中层出不穷,为长江水“爬坡”北上、江淮牵手书写五局人与时代共进的辉煌篇章。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水电五局自2019年1月3日正式开工以来先后面临施工外围环境复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停工、施工组织困难、2020年6月、2021年7月短时强降雨、大雨及超标准暴雨天气影响,克服水工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水断面异型构件施工、大型崩解岩、膨胀土渠道边坡施工、高大模板施工等技术难题和挑战。

  “膨胀土的质地是不稳定的,假如这种膨胀土分布在河道两侧的话,就易产生塌方的险情。”时任蜀山项目总工程师朱海亚说。

  这种独特的土质是一种富含亲水黏性矿物质的土质,遇水膨胀、失水收缩,有些甚至一捏就碎,在这样的土壤中施工,如果处理不当,易引起岩体裂隙开展、边坡变形、滑坡垮塌,给泵站深基坑快速开挖带来更大的实施工程技术考验。工程刚开工就遇到了“拦路虎”,那么水电五局的建设队伍是怎样解决这一个施工难题的呢?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为保障项目顺利推进,项目部秉持着“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精神和“施工生产,技术先行”的工作方针,成立党员科技攻关小组、党员先锋队和青年突击队,共同攻克难关、优化工艺、勇于创新。针对不同施工作业面的具体技术难题,五局建设者日夜奋战,对膨胀土进行了反复尝试,将膨胀土经过翻晒、碎土后加入4%的水泥进行拌制,把土的膨胀性降下来。再将完成混合的水泥改性土,均匀摊铺到坡体表层,阻断下层膨胀土与水和大气的接触,最终形成了结构稳固、不会影响水质的坡体,很好地解决了这样膨胀土的问题,同时完成《大型渠道边坡4%改性土换填实施工程技术研究》科研课题,如今这种实施工程的方案已经广泛地使用在蜀山泵站的建设当中。

  好事多磨,解决崩解岩、膨胀土这一“拦路虎”,项目施工又迎来泵站高度达25.7米,支模跨度25.6米,梁多、梁截面尺寸多样、梁高大线性荷载大等难题。项目部通过党员科技攻关小组,用更好的技术方案保障“动脉通畅”。“结合施工实际,大胆使用新工艺、新工法,是我们破解技术瓶颈的思路。”项目质量负责人裴伟介绍,选择采用盘扣式脚手架与扣件钢管组合使用,增加架体整体灵活性、方便架体在框架结构中的应用,打破常规的“先安装钢筋,后安装模板”的常规施工工艺,采用“先安装模板,后安装钢筋”的施工工艺,有效控制保护层质量,提高了一次验收合格率;同时依据工程仓位划分高,最大一次成型高度12.7米的工程实际,项目部按仓位高度进行定型大块钢模板及模板支撑一体化设计,实现施工快速质量有保障,施工效果非常明显,跑出赶超跨越“加速度”。

  2019年8月22日泄水闸开始垫层砼浇筑;9月5日泄水闸底板钢筋开始绑扎;10月15日安装间底板混凝土开始浇筑,11月18日消力池挡墙开始浇筑,2020年12月25日提前5天完成7#和8#机组电机层混凝土浇筑,2021年4月29日蜀山泵站电机层全面封顶,10月4日安装间全面封顶,2022年3月5日1#-8#机组主、副厂房已全面封顶,3月31日首台机组定子成功吊装,5月23日设备控制楼全面封顶,即整个工程房建部分全面封顶,6月18日首台机组转子吊装成功,9月30日蜀山泵站顺利实现试通水重大节点目标,12月25日8台机组顺利实现机组试运行节点目标,12月30日引江济淮主体工程实现试通水通航,长江、淮河两大水系顺利“牵手”。

  科技是强盛之基,创新是进步之魂。科技兴则企业兴,科技强则发展快。在泵站建设过程中,项目建设者依托工程,大力开展新技术、新工艺、新手段的研究应用,围绕关键技术问题开展科技攻关工作,为工程建设成为精品样板工程提供“科技力量”。

  回溯到2019年,蜀山泵站开始混凝土浇筑。单仓最大浇筑方量达3000立方米,项目混凝土施工量巨大,且对进出水流道部位的质量、外观、强度要求极高,除此之外工程时间紧、任务重,加上当年是安徽罕见的干旱之年,最高气温达到42度,不管对工程还是项目员工而言都是极大挑战。

  面对此种困境,项目党员科技攻关小组协同质量班组立下“军令状”,以“白天一支笔,晚上一盏灯”的奋斗精神,研究讨论、昼夜鏖战、反复摸索试错,最终采用了通过在所浇筑混凝土中预埋金属薄壁管,根据浇筑砼温度适时通水循环,带走底板混凝土内部的部分热量,控制混凝土内部温升速率的大体积混凝土水热化施工工艺,有效地解决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防治的技术难题,推动混凝土施工快速推进,最终让“发高烧”的混凝土变成“好好先生”,顺利实现了引江济淮公司提出的“百年工程”质量目标,为由长江下游上段引水,向淮河中游地区补水提供了强有力的质量保障。

  数字孪生是水利高水平发展的重要标志。2022年4月,数字孪生引江济淮(蜀山枢纽至淠河干渠段)作为数字孪生水利工程列入水利部数字孪生流域建设先行先试第一批试点项目。

  在引江济淮蜀山泵站内的数字引江济淮调度中心,大屏幕上显示着实时输水线路图,蜀山枢纽至淠河干渠段情况一览无余,“数字孪生”相当于工程的‘智慧大脑’。数字孪生引江济淮(蜀山枢纽至淠河干渠段)按照数字孪生水利工程建设技术导则要求,充分的利用数字引江济淮建设成果,持续完善感知网、信息网和运行环境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搭建包括基础支撑平台、数据底板、模型平台、知识平台等在内的一体化数字孪生平台,扩展在工程智能监控、智慧巡检、智慧调度等方面应用,为实现引江济淮工程现代化管理提供有力支撑。

  站在铭传路桥之巅,眺望远方,派河之水悠悠流淌,一座高大壮观的泵站映入眼帘。其主色调为黑白,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与周遭景致形成鲜明而和谐的对比,彰显出非凡的高贵与庄重。泵站设计上巧妙融合了徽派建筑独特的挑檐造型,这种古老与现代的结合赋予了其别样的韵味。水电五局作为这一宏伟工程的筑梦者,在整个施工全套工艺流程中从始至终坚持科学技术创新,用领先的科技力量为工程建设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与动力。如今,一渠碧波穿城而过,它不仅滋养了江淮大地,更见证了水电五局与引江济淮工程共同书写的辉煌篇章。

  中国电力网于1999年正式上线运行,是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主办的全国性电力行业门户网站。

wow.js